欢迎进入三北种业有限公司

服务电话: 400-645-6658

三北63

2017-09-12发布, 阅读 44471次, 分类: 夏玉米 , 春玉米

审定编号:国审玉20190172 冀审玉20180008 蒙审玉2017022号 (苏)引种(2020)第111号 陕引玉2020091号 陕引玉2020070号 (豫)引种[2019]玉101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公告[2019]第2号 甘农公告[2019]第1号 鲁引种2019114 晋农业农村厅公告〔2018〕4号

三北63

  三北63表现.jpg

审定编号:
蒙审玉2017022号
特征特性:
      出苗至成熟131天,与对照丰田6同期。幼苗叶鞘紫色,叶片绿色,颖壳绿色,雄穗一级分枝5-9个,花药浅紫色,花丝浅绿色,茎绿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264厘米,穗位高99厘米,成株叶片数21。果穗短筒型,穗长18.1厘米,穗粗5.1厘米,穗行数18-20,行粒数39,单穗粒重242克,秃尖1.0厘米,出籽率84.8%,穗轴红色。籽粒黄色、偏马齿型,百粒重27.8克。

接种鉴定:
      高抗茎腐病(0%HR),抗大斑病(3R),抗丝黑穗病(2.5%R),中抗弯孢叶斑病(5MR),中抗玉米螟(4.9MR)。

品质分析:
      籽粒容重771/升,粗蛋白11.44%,粗脂肪3.69%,粗淀粉72.89%,赖氨酸0.33%

产量表现:
      2014年参加中晚熟组预备试验,平均亩产983.6千克,比对照增产10.32%2015年参加中晚熟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911.3千克,比组均值增产3.50%2016年参加中晚熟组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811.6千克,比对照增产5.01%

栽培技术要点:
      春播4月底至5月初适时抢墒播种;亩留苗4500株左右;亩施底肥磷酸二铵15千克或三元复合肥15千克,拔节期亩追尿素20-30千克。

注意事项:
      大喇叭口期人工及时防治玉米螟,生长后期遇大风有倒伏现象。

适宜种植区域:
      内蒙古自治区≥10℃活动积温2800℃以上地区种植。

审定编号:冀审玉20180008
夏播特征特性:
      幼苗叶鞘紫色。成株株型半紧凑,全株叶片数20片,雄穗分枝59个,花药绿色,花丝绿色。果穗筒型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,半马齿型。河北夏播区生育期106天左右。株高273厘米,穗位103厘米,穗长17.8厘米,穗行数18行左右,秃尖1.1厘米。千粒重331.8克,出籽率85.2%

夏播品质:
      2016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,蛋白质(干基)11.40%,脂肪(干基)3.93%,淀粉(干基)72.34%,赖氨酸(干基)0.24%

夏播抗病性:
     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,2015年,抗小斑病,中抗茎腐病、穗腐病,感弯孢叶斑病、粗缩病,高感瘤黑粉病;2016年,抗小斑病,中抗弯孢叶斑病、穗腐病,高感瘤黑粉病、粗缩病,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表现为抗。

河北春播表现:
      河北北部春播区生育期126天左右。株高279厘米,穗位106厘米,穗长19.5厘米,穗行数18行左右,秃尖0.7厘米。千粒重337.4克,出籽率85.1%。品质:2017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,容重783/升,粗蛋白质(干基)10.80%,粗脂肪(干基)4.04%,粗淀粉(干基)71.62%,赖氨酸(干基)0.26%。抗病虫性:

春播抗性鉴定:
     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,2016年,高抗茎腐病、丝黑穗病,抗大斑病,中抗弯孢叶斑病、玉米螟;2017年,抗大斑病、丝黑穗病,中抗茎腐病、弯孢叶斑病、玉米螟。

产量表现:
      2015年河北省夏播4500株密度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712.2千克;2016年同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755.5千克。2017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673.5千克。2016年河北省北部春播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799.1千克;2017年同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804.1千克。2017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769.6千克。

栽培技术要点:
      夏播区适宜播期为6月上旬,适宜密度为4500/;北部春播区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~5月上旬,适宜密度为35004000/亩。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15千克做底肥,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25千克或碳酸氢铵70千克。及时中耕除草,三叶期间苗,五叶期定苗。

审定意见:
      该品种符合河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河北省唐山、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。注意防治瘤黑粉病。适宜在河北省张家口、承德、秦皇岛、唐山、廊坊市,保定北部和沧州北部,春播玉米区春播种植。

引种备案号:(晋)引种[2018]第4号   
引种适宜种植区域:
      山西省忻州市、晋中市、太原市、阳泉市、长治市、晋城市、吕梁市平川区和南部山区。
备 注: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

引种备案公告号:(甘)引种[2019]001号
批准文号:甘农公告[2019]1
引种适宜种植区域: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

引种备案号:()引种[2019]101
主要性状:
      夏播生育期106天,株高273cm,穗位103cm,株型半紧凑。花药绿色,花丝绿色。果穗筒形,籽粒黄色,半马齿型,穗轴红色。穗长17.8cm,穗行数18行,千粒重331.8克。

抗病鉴定:
      中抗茎腐病、中抗小斑病、抗穗腐病、高感弯孢霉叶斑病、高抗瘤黑粉病、高感南方锈病。

产量表现:
      平均亩产573.9kg,较对照郑单958增产6.1%

引种备案区域:
      河南省玉米种植区。

栽培技术要点:
      6月上中旬播种,种植密度4000/亩。

风险提示:
      种植密度控制在4000/亩;苗期注意防治二点委叶蛾,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需防治玉米螟,茎腐病、南方锈病、弯孢霉叶斑病高发区慎用。


引种备案号:鲁引种2019114
审定编号:冀审玉20180008
引种公告:鲁农种字[2019]3
引种适宜区域:山东省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。

审定编号:蒙审玉2017022号
公告文号: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公告[2019]2
引种适宜种植区域:宁夏引()黄灌区。

(苏)引种(2020)第111号
引种适宜区域
江苏省淮北地区夏播。

适应性试验结果:
幼苗叶鞘紫色。成株株型半紧凑,全株叶片数20片,雄穗分枝5-9个,花药绿色,花丝绿色。幼苗叶鞘紫色。花药绿色,花丝绿色。2019年引种单位自行组织的引种适应性试验平均结果:株高257厘米,穗位101.4厘米,穗长17.2厘米,穗粗5.0厘米,穗行数16.3行。千粒重330.9克,出籽率87.4%。生育期100.9天,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.2天。倒伏率0.8%,倒折率0.0%。亩产605.0公斤-671.0公斤,平均亩产626.6公斤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.6%。

田间抗病性结果:
抗大斑病,抗小斑病,抗纹枯病,中抗弯孢菌叶斑病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:高抗小斑病,中抗大斑病、纹枯病,抗瘤黑粉病,感腐霉茎腐病,高感南方锈病及粗缩病。

栽培技术要点及风险提示:

1、适期播种。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。
2、合理密植。适宜密度每亩4000-4500株。
3、加强肥水管理。氮、磷、钾配合使用,纯氮一般20-25公斤/亩,其中基苗肥50%,穗粒肥50%。做到田间沟系配套,注意防涝防旱。
4、病虫害防治。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,防治地下害虫;做好茎腐病、纹枯病、南方锈病和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。
玉米螟高发区注意防治螟虫。建议高度注意防治玉米粗缩病、茎腐病和南方锈病,玉米粗缩病、茎腐病和南方锈病高发区慎用。预防后期倒伏,高温天气年份注意调整播种时间,使穗分化期尽量错开高温危害,预防畸形穗、空杆和结实不良等。肥水条件差的地块种植密度不宜过大,密度控制在4000株/亩以下。

陕引玉2020070号
适宜陕北、渭北春播玉米区种植。

陕引玉2020091号
适宜陕西关中夏播区种植。

风险提示:
注意防治茎腐病、南方锈病,弯孢叶斑病高发区慎用。


更多三北63报道:

三北63内蒙测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