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正达408
2014-01-20发布, 阅读 22152次, 分类: 春玉米
审定编号:黑审玉2012012 吉审玉2011015 甘引玉2015003 晋引玉2015001 冀引玉2014012号 宁审玉2012015 蒙审玉2007020号 陕引玉2017010

精选种子、优质包衣
先正达408种子经严格的生产、检验、加工等程序控制,质量优于国家标准;同时,采用目前市场上对病、虫害防治效果比较突出的进口专用种衣剂。
粒粒精品、一播全苗
先正达408种子采用果穗烘干技术,种子在最短的时间内降到安全水以下,所以具有很高的芽率和活性,耐低温,抗粉籽,完全可以进行单粒播种,一播全苗,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,又节约了间苗费用和时间。
抗旱强、无分蘖
在2011年大面积种植过程中,先正达408经受住了长时间干旱的考验,表现为出苗好,生长季节耐旱性强,无空秆,后期灌浆成熟快,且不长分蘖(丫子),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。
抗病抗倒、适于密植
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抗病育种鉴定中心接种鉴定,先正达408表现出:抗大斑病、灰斑病,中抗弯孢菌叶斑病,高抗丝黑穗病、纹枯病和玉米螟;穗位适中,90厘米左右,茎秆韧性好,抗倒伏能力强;耐密性强,在密度4000-4400株/亩之间更能发挥其产量优势。
生育期短、成熟度好
在多年示范种植过程中,先正达408表现出很好的早熟性,生育期需活动积温2550℃左右,能有效避开大部分地区的早霜、阴雨、干旱等不良气候带来的影响。
果穗均匀、产量喜人
先正达408精品种子保证了植株整齐一致、果穗均匀,增产效果明显。在2009-2011年大田生产过程中,该品种普遍产量2.3-2.5万斤/公顷(干粮),高产地块达30000斤左右。
容重较高、品质优良
先正达408籽粒含粗蛋白8.75%、粗脂肪3.84%、粗淀粉75.14%、赖氨酸0.26%,角质黄粮,容重757g/L,压秤,是一级商品粮。
脱水较快、特好卖粮
先正达408脱水快的优点比较突出,成熟时籽粒含水量比一般品种低3%,脱粒后一般晾晒3-7天,水分即可降低至20%左右,可以实现提早卖粮。
品种审定编号:蒙审玉2007020号
性状描述:
幼苗:叶鞘紫色,苗绿色。植株:株型半紧凑,茎秆“之”字型弱,株高280 cm左右,穗位90 cm左右,叶缘波小,穗上叶片5-6片,全株10-20片叶。雄穗:雄穗主侧枝明显,苞叶长度适中,无剑叶,一级分枝5-7个。果穗:果穗长柱型,穗长22-25 cm,穗粗5cm左右,穗行数12-14,行粒数45-50,红轴。籽粒:深黄色,半齿型。
幼苗:叶鞘紫色,苗绿色。植株:株型半紧凑,茎秆“之”字型弱,株高280 cm左右,穗位90 cm左右,叶缘波小,穗上叶片5-6片,全株10-20片叶。雄穗:雄穗主侧枝明显,苞叶长度适中,无剑叶,一级分枝5-7个。果穗:果穗长柱型,穗长22-25 cm,穗粗5cm左右,穗行数12-14,行粒数45-50,红轴。籽粒:深黄色,半齿型。
品质:
2005 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(哈尔滨)测试:籽粒含粗蛋白8.75%、粗脂肪3.84%、粗淀粉75.14%、赖氨酸0.26%,容重757 g/l。
抗性:
2005年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抗病育种鉴定中心接种鉴定结果:抗大斑病(3R)、灰斑病(3R),中抗弯孢病(5MR),高抗丝黑穗病(0HR)、纹枯病(1HR)和玉米螟(2HR)。
试验情况:
200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中早熟组玉米预备试验,平均亩产739.9kg,比对照四单19增产6.2%。平均生育期133天,较对照四单19晚5天。2005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672.7kg,比对照四单19增产5.4%。平均生育期122天,与对照四单19持平。2005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中熟组玉米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688.9kg,较对照四单19增产4.6%。平均生育期123天,较对照四单19早1天
栽培技术要点:
种植密度4000株/亩。
适宜地区:
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、鄂尔多斯市、兴安盟、赤峰市≥10℃活动积温2700℃以上地区种植。
审定编号:吉审玉2011015
特征特性:
出苗至成熟125天,需≥10℃活动积温2600℃左右,属中熟高淀粉玉米品种。幼苗绿色,叶鞘紫色,叶缘绿色,花药黄色,颖壳黄绿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320.0厘米,穗位121.0厘米,成株叶片数19片。花丝绿色,果穗中间型,穗长23.0~24.0厘米,穗行数16~18行,穗轴红色。籽粒黄色、半马齿型,百粒重37.0克。
出苗至成熟125天,需≥10℃活动积温2600℃左右,属中熟高淀粉玉米品种。幼苗绿色,叶鞘紫色,叶缘绿色,花药黄色,颖壳黄绿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320.0厘米,穗位121.0厘米,成株叶片数19片。花丝绿色,果穗中间型,穗长23.0~24.0厘米,穗行数16~18行,穗轴红色。籽粒黄色、半马齿型,百粒重37.0克。
抗病鉴定:
抗灰斑病、弯孢菌叶斑病、大斑病、丝黑穗病和玉米螟,中抗纹枯病。
品质分析:
籽粒容重758克/升,粗蛋白含量10.51%,粗脂肪含量3.75%,粗淀粉含量73.90%,赖氨酸含量0.28%。
产量表现:
2009~2010年吉林省区域试验,平均公顷产量10663.5公斤,比对照品种增产13.3%;2010年生产试验,平均公顷产量9505.5公斤,比对照品种增产7.9%。
栽培要点:
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,公顷保苗5.25万~6.75万株。施足农肥,一般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50~100公斤、尿素50~100公斤、硫酸钾100公斤,种肥磷酸二铵100公斤,追肥尿素300公斤左右。
适宜区域:
吉林省玉米中熟区。
审定编号:宁审玉2012015
特征特性:
幼苗期叶鞘紫色,叶片绿色,茎绿色,株型半紧凑,株高274cm,穗位高106cm,成株可见叶片数19片,雄穗分枝5-10个,花药黄色,颖壳紫色,花丝浅紫色,果穗长筒型,穗长18.7cm,秃尖0.25cm,穗粗4.8cm,每穗 14行,每行40粒,单穗粒重191.7g,百粒重36g,空秆率0.8%,出籽率85.17%,穗轴红色,籽粒红黄色、半马齿型。生育期134天,较对照先玉335早熟4天,属中熟杂交品种。
幼苗期叶鞘紫色,叶片绿色,茎绿色,株型半紧凑,株高274cm,穗位高106cm,成株可见叶片数19片,雄穗分枝5-10个,花药黄色,颖壳紫色,花丝浅紫色,果穗长筒型,穗长18.7cm,秃尖0.25cm,穗粗4.8cm,每穗 14行,每行40粒,单穗粒重191.7g,百粒重36g,空秆率0.8%,出籽率85.17%,穗轴红色,籽粒红黄色、半马齿型。生育期134天,较对照先玉335早熟4天,属中熟杂交品种。
品质分析:
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:水分10.7%、粗蛋白(干基)8.95% ,粗脂肪3.69%,粗淀粉75.86%,赖氨酸0.28%。
抗性接种鉴定:
2011年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抗性接种鉴定:中抗小斑病、茎腐病,感大斑病、丝黑穗病,高感矮化叶病、玉米螟。该品种苗势强,抗旱抗寒,抗倒伏,耐密,丰产稳产。
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:
适宜宁夏中部干旱带引黄灌区单种,需≥10℃有效积温2650℃。
产量表现:
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030.6㎏,较对照DK656增产6.56%;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060.6㎏,较对照先玉335增产8.92%,显著;两年平均亩产1045.6㎏,增产7.7%。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09.5kg,较对照先玉335增产11.13%。
栽培技术要点:
(1)种植方式:等行距种植,行距50cm,株距23cm,亩密度5500株。
(2)播种:播种期4月10-25日,地表5cm土壤温度稳定在12℃,亩用种2.0kg,机播或人工精量点播,足墒适期一播全苗。
(3)施肥与灌水:重施农家肥,合理配施N、P、K化肥及微肥,要求土壤肥力中等以上,足施有机底肥,带够种肥,苗施磷肥15kg,追施尿素30-40kg,全生育期灌水3-5次。开沟培土足施追肥,后期防旱。
(4)加强管理:前期深中耕,促苗全、苗壮,中耕2-3次。
(5)病虫害防治:用20%克福戊种衣剂包衣防治地老虎、丝黑穗病、矮化叶病。大喇叭口期心叶投颗粒杀虫剂防玉米螟。
(6)适时收获:雌穗苞叶变黄白、松散,子粒乳线消失收获。
审定编号:黑审玉2012012
特征特性:
普通玉米品种。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4天左右,需≥10℃活动积温2600℃左右。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,叶片绿色,茎绿色;株高280厘米、穗位高100厘米,果穗长筒型,穗轴红色,成株可见19片叶,穗长22.8厘米、穗粗4.82厘米,穗行数14行,籽粒中硬粒型、黄色,百粒重34.4克。
普通玉米品种。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4天左右,需≥10℃活动积温2600℃左右。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,叶片绿色,茎绿色;株高280厘米、穗位高100厘米,果穗长筒型,穗轴红色,成株可见19片叶,穗长22.8厘米、穗粗4.82厘米,穗行数14行,籽粒中硬粒型、黄色,百粒重34.4克。
品质分析:
两年品质分析结果:容重750~774克/升, 粗淀粉75.47%~74.62%,粗蛋白8.47%~8.47%,粗脂肪3.55%~4.02%。两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:大斑病3级,丝黑穗病发病率20.8%~19.8%。
产量表现:
2010~2011年两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445.7公斤,较对照品种兴垦3号平均增产14.8%。
栽培要点:
在适应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,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,采用直播栽培方式,公顷保苗6万株左右。采用地膜覆盖栽培,适宜区域可以适当北移,公顷保苗可以增加到7万株左右。施肥方法及公顷施肥量:施足底肥,播种时施底肥磷酸二铵300公斤/公顷,钾肥225公斤/公顷,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450公斤/公顷。田间管理及收获:要注意播种质量,生长期间及时间苗、定苗和中耕除草。在玉米完熟期后收获。
适宜区域:
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。
引种编号:冀引玉2014012号
主要特征特性:
幼苗叶鞘紫色。成株株型半紧凑,株高260cm,穗位108cm,全株叶片数18~20片,生育期126天左右。雄穗分枝6~10个,花药浅紫色,花丝浅紫色。果穗筒型,穗轴红色,穗长21.3cm,穗行数14行,秃尖0.8cm。籽粒黄色,半马齿型,千粒重356.0g,出籽率82.4%。
幼苗叶鞘紫色。成株株型半紧凑,株高260cm,穗位108cm,全株叶片数18~20片,生育期126天左右。雄穗分枝6~10个,花药浅紫色,花丝浅紫色。果穗筒型,穗轴红色,穗长21.3cm,穗行数14行,秃尖0.8cm。籽粒黄色,半马齿型,千粒重356.0g,出籽率82.4%。
品质分析:
2013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,粗蛋白质(干基)10.50%,粗脂肪(干基)3.45%,粗淀粉(干基)72.12%,赖氨酸(干基)0.31%。
抗病虫性:
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,2012年,高抗茎腐病,中抗玉米螟,感大斑病、丝黑穗病、弯孢菌叶斑病;2013年,高抗茎腐病,中抗玉米螟,感大斑病、丝黑穗病、弯孢菌叶斑病。
产量表现:
2012年河北省张家口、承德市春播早熟组引种试验,平均亩产682.9kg。2013年同组引种试验,平均亩产750.7kg。
栽培技术要点:
适宜密度为4000株/亩左右。适宜播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,施足农家肥,亩施种肥磷酸二铵15kg或相同养分的玉米专用肥,亩追施尿素13~16kg。
推广意见:
建议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下丘陵及河川早熟区、承德市中北部春播种植。
引种编号:晋引玉2015001
特征特性:
生育期124天左右,比对照大丰30早熟4天左右。幼苗第一叶叶鞘紫色,尖端圆形,叶缘红绿色。株形半紧凑,总叶片数19片,株高300厘米,穗位117厘米,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中,侧枝姿态中度下弯,一级分枝 5~7 个,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20.5厘米,花药黄色,颖壳紫色,花丝紫色,果穗筒型,穗轴红色,穗长20.8厘米,穗行14行左右,行粒数44粒,籽粒深黄色,半马齿型,籽粒顶端桔黄色,百粒重35.9克,出籽率85.3%。
生育期124天左右,比对照大丰30早熟4天左右。幼苗第一叶叶鞘紫色,尖端圆形,叶缘红绿色。株形半紧凑,总叶片数19片,株高300厘米,穗位117厘米,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中,侧枝姿态中度下弯,一级分枝 5~7 个,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20.5厘米,花药黄色,颖壳紫色,花丝紫色,果穗筒型,穗轴红色,穗长20.8厘米,穗行14行左右,行粒数44粒,籽粒深黄色,半马齿型,籽粒顶端桔黄色,百粒重35.9克,出籽率85.3%。
抗病鉴定:
2013~2014年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鉴定,抗穗腐病,中抗大斑病、茎腐病,感丝黑穗病。
产量表现:
2013年参加山西春播早熟玉米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817.2千克,比对照大丰30增产5.4%,8点试验,增产点87.5%;2014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811.7千克,比当地对照增产8.3%,8点试验,增产点87.5%。
栽培要点:
适宜播期4月中下旬至5月初,亩留苗4000~4500株,施足底肥,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尿素每亩15千克,适当增施磷钾肥,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。
适宜区域:
山西春播早熟玉米区。
引种编号:甘引玉2015003
特征特性:
幼苗叶鞘紫色,叶片绿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280厘米左右,穗位高100厘米左右,成株叶片数18-20片。花药浅紫色,花丝浅紫色,果穗长筒型,穗长22厘米左右,穗行数12-16行,行粒数40-45粒,穗轴红色,籽粒深黄色、半马齿型,百粒重35.3克。籽粒容重757克/升,含粗蛋白8.75-10.5%,粗脂肪3.84 %,粗淀粉75.14 %,赖氨酸0.26-0.31%。生育期在平凉123-130天。
特征特性:
幼苗叶鞘紫色,叶片绿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280厘米左右,穗位高100厘米左右,成株叶片数18-20片。花药浅紫色,花丝浅紫色,果穗长筒型,穗长22厘米左右,穗行数12-16行,行粒数40-45粒,穗轴红色,籽粒深黄色、半马齿型,百粒重35.3克。籽粒容重757克/升,含粗蛋白8.75-10.5%,粗脂肪3.84 %,粗淀粉75.14 %,赖氨酸0.26-0.31%。生育期在平凉123-130天。
抗病性:
经接种鉴定,高抗瘤黑粉病、茎基腐病和丝黑穗病,抗轮枝镰孢穗腐病,中抗矮花叶病,感大斑病、红叶病。
产量表现:
在2015年引种试验中,平均亩产729.76公斤,比对照金穗3号增产9.36%。
栽培要点:
种植密度每亩4000-4500株。基肥应重施农家肥,同时每亩施磷酸二铵30-40公斤;追施尿素20-30公斤。
适宜范围:
适宜在我省平凉等同类生态区种植。注意防治大斑病。
引种编号:陕引玉2017010
批准文号:陕西省种子管理站2018-2-27
引种备案区域:陕北、渭北春播区种植。
风险提示:
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;注意防治玉米螟、茎腐病、瘤黑粉病;肥水条件差的地块种植密度不宜过大;注意预防倒伏;在有效积温适宜区种植。
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;注意防治玉米螟、茎腐病、瘤黑粉病;肥水条件差的地块种植密度不宜过大;注意预防倒伏;在有效积温适宜区种植。